戰車MV導演,Coffin的訪談
正姓小編(以下簡稱:正)與Coffin(以下簡稱:C)
正:導演來段自我介紹嘛~
C:我最早待在紅色製作,然後就成為CF跟MV的Freelance導演。也曾經插花做平面攝影,拍過SHOEX跟I Prefer的brochures,還有一本陳柏霖的寫真集“舞川拉麵”。
正:談談之前您對後搖滾的認識吧。
C: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Post-rock
談論音樂…..因為我聽的很雜,又不會特別去記住流派…..
比較有印象的一次,是我去倫敦出外景,拍完片放空,就在一個下著毛毛雨的下午,一個人跑去Talbot Road的Rough Trade唱片朝聖。剛好那一天沒啥客人,所以我採取的方針,就是請店老闆介紹好聽的,於是,一張張唱片放到唱盤上試聽,當時post rock對我來說很新奇,像是Stereolab,TransAM……結果當然是捧了一堆LP回台北~~
像是Tortoise也是相當有意思,真希望唱片上畫著的線條人可以跳出來玩耍。
正:您第一次聽到阿飛西雅歌曲的感覺和印象是...
C:“咦~這團還不錯,是哪一國的團?”……..嘿嘿
辛樂克颱風那一天,我在TheWall,live聽著聽著,真的有點掉進兔子洞的氣氛……有的時候語言真的是多餘;用身體來感覺吧,沒了歌詞正是解脫。
正:當初您為什麼會選擇”戰車”這首歌來拍攝?
C:ㄅ. 聽說這首歌大家反應不錯
ㄆ. 跟第一支MV“深春”風格不同
ㄇ. 曲式很有前進感,自成一個完美的結構
ㄈ. 秒數比較短……
正:第一次聽到”戰車”,心中的畫面是什麼?
C:有一種要出發,往未知境界的意象。
手指劃過流動的天際線,沿著城市的屋頂前進。
正:當初選定”戰車”時,構想和拍攝手法是什麼?
C:光線不斷地前進,流動。
移動的機器/vehicle。
樂手的演奏讓音樂向前推進,但是團員分別在不同景色裡,
跳動的字體,呈現“失語症Aphasia”的氛圍,文字時而有意義,時而囈語一番。
雖然前進,但是仍脫離不了這個地方。
以往的片子都是用16mm拍攝,而這次要從DV中找出質感,所以樂手的部份,透過電視機,再拍攝一次,從而讓四個人合奏/孤立的衝突性加深。
流動的光影是用DC的照片一張張接起來的。
正姓小編的話:
經過與Coffin的心靈對談,我們又發現從不同角度切入、認識的阿飛西雅。
大家在觀賞"戰車"MV的時候,也可以細細品味,Coffin揣摩的意境。一樣在沒有語言的音樂裡,不一樣的影像表現。
表演結束後,我們憑感覺找到這間小吃店,東西很好吃,令人忍不住想拍照。桌上的青草茶是我們在附近的茶店買的。
那兩碗咖啡色的湯,是小蘇和文碩點的瓜仔肉湯,很神奇的是這湯看起來很鹹,喝起來卻很甘。至於蛋的部份,不是一般的滷蛋,而是滷鴨蛋。
台南的路人都很嗆,動不動就問候"啊不然你是想怎樣 ",可是當我們進了這間小吃店,老闆娘卻用一種類似情人的態度款待我們。
充滿情意的料理,大刺刺的路人,一切都是如此鮮活。
words by KK
今天表演很有感覺,這不是運氣。
我不耐等待,任何活動我都巴不得我們是第一個表演的團。表演完可以毫無掛念的聽別人,玩樂。但城市擴大機是小白兔主辦的活動,所以,再怎樣我都玩樂不到。
小蘇今天說了一個笑話:城市擴約肌。
很可惜離開前沒有機會看看塗鴉的進展,好殘念。
因為阿飛西雅11/1還有表演,連開個小趴都沒辦法。
喵嗚~
我們找的租車公司,除了出租車子以外,還派了一個大刺刺的駕駛"陳大哥"載我們到高雄。陳大哥一大早心情很差,講話口氣不好,後來慢慢展現他體貼的一面,像是怕我們肚子餓,要吃東西,說他大刺刺是因為他一路上不甘寂寞,死命講電話。或者怕我們難下器材,要找個好位置停之類的。
回台北的時候只開了四個小時就到,用飆的。
WORDS BY KK
PHOTO BY HUANG AIME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