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最近各國經濟自由程度大調查中,亞美尼亞位居第32名,成為獨立國家國協內最自由開放的經濟體,但批評者與部分獨立學家認為,這項研究並未如實反映該國經濟情況。
美國《華爾街日報》與「傳統基金會」(中文/英文/英文組織網站)於1月16日公布此份調查報告,內容涵蓋157個國家,其中對亞美尼亞經濟的「自由程度印象深刻」,認為該國儘管尚未自蘇聯瓦解的創傷中恢復,又飽受國內「納格諾卡拉巴克」(Nagorno-Karabakh)(中文/英文)自治區主權議題困擾,經濟自由表現仍相當出色。
報告之中的「經濟自由指數」針對經濟體十大領域進行評比,包括政府參與經濟事務程度、貿易與貨幣政策、財產權、企業規範等,亞美尼亞在其中多項得分頗高,近年來亞美尼亞在前蘇聯地區內分數僅次於波羅的海三小國,今年成績更為躍進,超越法國、義大利與南韓等經濟大國。
研究報告內指出:「在經濟自由度方面,亞美尼亞在歐洲41國內排第19名,分數也高於歐洲平均值,就一個貧困的內陸國而言,如此表現十分亮眼」,並認為亞美尼亞的優點包括低稅率、政府花費謹慎、銀行業完全民營化、政府貨幣政策嚴謹等。
其他研究對亞美尼亞評價亦相仿,例如在2005年世界銀行報告中,分析在全球各國「經商難易度」,便評比在獨立國家國協中,亞美尼亞的企業環境對投資者最為友善;歐洲重建暨發展銀行在2005年報告中,也認為在獨立國家國協內,亞美尼亞轉型市場經濟最為成功。
面對各項不利因素,亞美尼亞政府仍堅持從事改革,由於卡拉巴克等南高加索地區衝突不斷,讓該國與外界聯繫斷絕,GDP也在1992年至1993年間減半。1994年,俄羅斯居中斡旋,終止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為爭奪卡拉巴克而啟的戰火,亞美尼亞經濟也才開始逐漸穩定復甦,根據官方數據,2006年已是亞美尼亞連續第六年經濟成長率達10%以上,政府資料也顯示在1999年至2005年間,亞美尼亞國內貧民比例由56%降至35%。
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均指出,亞美尼亞民眾終於開始享受自由市場經濟帶來的果實,國際貨幣基金主席迪拉托(Rodrigo de Rato)(中文/英文)去年6月訪問該國時表示:「亞美尼亞經濟表現近年來表現卓越。」
亞美尼亞政府也援引《華爾街日報》的調查結果,做為其經濟政策無誤的佐證,但批評者與部分獨立經濟學家卻指稱,亞美尼亞經濟表現表裡不一,質疑該國法治薄弱、貪腐長久叢生、司法無法獨立,故經濟環境其實沒有想像中開放。除此之外,政府人脈至今仍是在亞美尼亞經商成敗關鍵,所有本地富商皆因受政府與親政府政黨的支持與保護而起,外界普遍相信,國內最富有的那一群人之所以爬上金字塔頂端,都是因為與總統柯查揚(Robert Kocharian)(英文)及國防部長薩奇西安(Serge Sarkisian)(英文)關係密切所致。
巴葛提安(Hrant Bagratian)(英文)是位自由派經濟學家,曾於1993年至1996年擔任總理,他便指出:「亞美尼亞是鄰近區域內最為中央集權的國家,國內大約40個家族掌控全國58%的GDP。」
首都埃里溫的再發展計畫爭議頻傳,突顯出國家對私有資產保護不力,數百位當地住民被迫遷離,堆土機將原先的家園夷平後,重新蓋起昂貴的住宅及辦公大樓,儘管憲法規定,都市更新必須經國會核可立法後才能執行,再發展計畫仍是依照政府於2002年發布的行政命令行事,雖然憲法法庭於去年4月裁決再發展計畫違憲,但決議內卻未要求政府另補償原有居民。
官員貪腐亦嚴重危及亞美尼亞經濟活動與競爭,根據「國際透明組織」(中文/英文/英文組織網站)最新的「貪污印象指數」(Corruption Perception Index)(中文/英文/2006年英文報告/2006年報告中文新聞稿(PDF))評比,亞美尼亞在163國中排名第93位,本地企業家懼於報復,大多對官員的賄賂要求唯命是從,一名咖啡進口商先前曾公開指控海關高層官員收賄,結果現在正因逃稅罪名受審中。
「經濟自由指數」報告中亦明白這些問題存在,故在財產權及政府清廉兩項內,亞美尼亞的分數遠低於平均值,然而報告中認為該國公共事業支出低是一項優勢,恐怕很難獲得許多國內外經濟學家認同,亞美尼亞政府在2006年的稅收總額不及GDP的16%,就算是與富人逃稅情況嚴重的前蘇聯國家相比,比例仍然過低,儘管2007年政府總預算達15億美元,創下歷史新高,仍不足以供應全國公共事業基本需求。
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亦認為,逃漏稅將是亞美尼亞經濟一大阻礙,亟需政府提出解決之道,總統柯查揚於1月10日與高層官員會談時也表示:「我認為目前稅捐機關減少地下經濟的努力不足,雖然已有進步,但目前情況還無法令人滿意。」
ORIGINALLY FROM...
"Armenian Economy Again Ranked Most Liberal in CIS" by Emil Danielyan
http://www.eurasianet.org/departments/insight/articles/eav012407b.shtml